昨晚的北京新工人体育场再次成为全国足球迷瞩目的焦点,在2023赛季中超联赛第19轮的一场焦点大战中,北京国安主场迎战山东泰山,这场被誉为“国家德比”的激烈对决以1-1的平局收场,但比比赛结果更引人注目的是观众席上汹涌的人潮——官方统计显示,本场比赛现场观众人数达到54309人,这一数字不仅创造了新工体建成以来的最高上座纪录,同时在中国顶级职业足球联赛历史总上座排行榜上位列第9。
比赛日前三天,本场赛事门票早已售罄,周五傍晚,工体周边地铁站人潮涌动,身着绿色国安队服和橙色泰山队服的球迷交织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,场外黄牛票价格翻了三倍仍一票难求,显示出这场对决的空前热度。
“我提前两小时就来到体育场,就是为感受这种氛围。”一位来自天津的球迷告诉记者,“国安对泰山的比赛从来都是火星撞地球,加上新工体无与伦比的观赛体验,这样的上座纪录并不令人意外。”
新工体自今年4月重新开放以来,以其世界级的设施和沉浸式的观赛体验赢得了球迷广泛好评,本次54309人的上座数字,打破了两个月前国安对阵上海海港时创下的52131人的纪录,再次证明了北京球市的火爆程度。
54309人的上座数字,在中国顶级职业足球联赛历史上排名第9位,回顾中超及甲A时代的历史数据,最高上座纪录保持者是1996年四川全兴对阵延边现代的比赛,当时成都体育中心涌入了超过6万名观众。
前十名中的其他高上座率比赛大多发生在2010年代后期,特别是广州恒大鼎盛时期的天河体育场以及上海申花、北京国安等传统豪门的主场,本次新工体创下的纪录,标志着后疫情时代中国足球市场的强势复苏。
足球市场分析师张强表示:“这个数字的意义不仅在于排名,更在于它发生在中国足球的困难时期,这表明只要产品质量过硬、场馆体验良好,球迷依然愿意走进球场,新工体的设施国际一流,加上国安与泰山这对老对手的恩怨情仇,共同造就了这一盛况。”
比赛过程同样配得上这样的关注度,开场仅10分钟,国安队由张玉宁头球破门取得领先,工体瞬间成为欢乐的绿色海洋,泰山队不甘示弱,在下半场由克雷桑扳平比分,随后双方互有攻守,场上对抗激烈但保持在高水准范围内,主裁判共出示5张黄牌,控制住了比赛节奏。
国安主帅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:“在这样的氛围下比赛是一种荣耀,球员们都感受到了球迷的热情,我们本想用一场胜利回报球迷,但泰山是一支非常强大的队伍。”
泰山队主教练则称赞了新工体的氛围:“这里的足球文化令人羡慕,五万多人创造的声势确实给客队带来了很大压力,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球场和这样的比赛。”
新工体能够创造上座纪录并非偶然,作为国内首批专业足球场之一,新工体取消了跑道设置,看台坡度经过科学设计,确保了每个座位都有良好的观赛视野,场馆还配备了先进的音响系统、超大屏幕和畅通的网络覆盖,极大提升了观赛体验。
除了硬件设施的提升,运营方的服务也在不断改进,本赛季,新工体引入了更多美食选择、增加了母婴室和无障碍设施、优化了入场和疏散流程,这些细节都让球迷更愿意来到现场。
北京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新工体已经成为北京城市新地标和体育产业标杆,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保障,让更多市民走进球场感受足球魅力。”
新工体的高上座率并非个例,本赛季,成都凤凰山体育场多次出现门票售罄情况,上海、天津等地的球市也明显回暖,根据中超联赛官方数据,本赛季平均上座率较上赛季增长47%,已经接近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。
这种复苏背后是各俱乐部在球迷体验上的投入增加,更多互动活动、更丰富的周边产品、更便捷的购票渠道,以及社交媒体上的积极营销,都帮助俱乐部与球迷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。
体育营销专家李娜认为:“足球在中国仍然有着坚实基础,球迷渴望高质量的比赛日和社交体验,新工体的成功表明,投资于球迷体验的回报是显而易见的。”
有迹象表明,新工体的上座纪录可能很快被再次刷新,下个月,国安将迎战目前联赛领头羊上海海港,那场比赛的门票需求同样旺盛,随着联赛进入收官阶段,争冠和保级大战将更加激烈,关键战役的吸引力可能带来更多观众。
中超联赛官员表示:“我们看到了一种积极的趋势,俱乐部正在努力打造更好的比赛日体验,而球迷也用行动给予回应,这是一个良性循环,对于中国足球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。”
新工体的54309人纪录不仅是一个数字,更是中国职业足球活力的证明,它展示了当硬件设施、比赛质量和球迷文化三者结合时,中国足球能够创造的巨大能量,这种能量或将推动中国足球走向更加职业化、市场化的未来,重新点燃人们对中国足球的热情与信心。
评论